
堅持黨建引領 凝聚人心謀振興。吳迪結合本村特色創新工作理念,黨建強基“雙強一富”協同發展,落實“網格化管理+新時代文明實踐”的新型工作模式,開創了基層治理新局面,助力新農村的全面發展。
強化管理,用管理規范發展。今年以來,雜木村積極開展清理村級合同、清理村級債權、清理無收益資產,耕地流轉、空閑宅基地流轉、農民轉股民,規范財務、規范決策、規范監督為主要內容的“三清三轉三規范”專項行動,正確處理“兩委”領導與村民自治的關系。
調整經濟結構,以新型結構發展村經濟。立足農村經濟結構調整,依托種植業為主體,大力發展養殖業,依托得天獨厚的東北非牧區最大的黃牛交易市場,強化市場優勢,發展養牛業。村養殖戶向黃牛市場模式轉變,打造黃牛超市,將公牛、母牛、犢牛分欄飼養放到一起明碼標價,通過抖音、快手等直播軟件直播賣牛、豬、鹿、雞等實現村經濟增收。
村干部引導發展,實現農民富。吳迪領辦“吳迪肉牛養殖合作社”引導農民入股,收益按股分紅,實現經濟發展由“單打獨斗”到“抱團取暖”轉變。未來合作社將持續以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民”模式定期對入股村民進行技術培訓,提高村民科學化養殖水平。
為了改善雜木村面貌,近年來,雜木村先后修通了多條水泥路,保障農業生產需要,得到村民的認可,有效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的問題。在推進村屯綠化工作中,光板路兩側植樹5公里,7個自然屯綠化全覆蓋,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。同時,雜木村建立了長效機制的環境衛生管護隊伍,保潔員常年進行管護,村內環境明顯改觀,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。
雜木村還完成了自來水入戶工作,全村用上自來水,解決了村民2685人吃上安全、干凈飲用水的問題。為豐富廣大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,吳迪積極協調有關部門,在雜木村建立群眾活動場所,并聘請專家對村民進行培訓。
吳迪非常關注本村的弱勢群體。2019年,長嶺子屯三組離異多年的楊國臣突發性腦出血死亡,其10歲的兒子成了孤兒,無依無靠。吳迪得知情況后和民政部門聯系,通過申請,孩子被長春市孤兒院收養。
作為一名黨員、一名村黨支部書記,吳迪走過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晶瑩的汗水和深深的足跡,他“心系百姓,一心為民”的工作態度,贏得了群眾的信賴與好評。